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8月在热到爆的香港
香港很热,热到很想躲在酒店睡觉看电视算了。那天星期日下午三点多,人在人气超旺的旺角,到處都是人,大家都是大包小包的,谁说經济不好?但放眼四周,中文滿天飛,都是在說华语的,当然是中囯遊客,把视缐转移到金店,像周大褔,周生生之類的,我真的头一次看到金店也可以像是超級市场一样,人头湧湧的,不用錢的?大马遊客去香港肯定不会去金店,我想这都是大陸客和台湾客吧,购买力之強令人咋舌。
后來在東涌東荟城OUTLET名牌男裝店,本想买一件恤衣給弟弟,看看价錢折扣了还是要马币2百多元,正在猶豫不決时,旁边殺出一位大陸客,二话不说叫售货员把同样款式,不同顏色的裇衫,试都不试,一共五件全买下,豪气得令我汗顏。总算是见识到大陸客的财大气粗。
这一次唯一沒去过的景点是到天坛大佛,特地选了星期一才去,以為沒什么人潮,但忘了香港是囯际大都市,平时还是很多遊客的,結果排了整兩个钟头的队才有得坐覽车上山,人已热到快暈了。然后顶著大太阳,再去爬了那兩百多层的梯階,这都是平时不运动的結果,真是累到快休克了。大佛很雄偉,壯观,在电影上看过好多次,这次是第一次亲眼看了,还是很感动的。还有,在里头看到了梅艷芳的灵位,虽不是他的忠实歌迷,但看到的歌迷对她的不离不弃,四周都摆放了鲜花和悼念的文字,也弄到我眼濕濕。
还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呢?对了,就是吃这方面,我一路來都很喜欢去香港的茶餐廳,可是这一次沒什么机会吃到,但我第一次在香港吃泰囯餐(还真不赖,酸酸辣辣,有水準),吃自助餐(唉,在大马还吃不夠咩,但胜在有新意咯,食物还算多样化),对了,上扒房吃牛排,嗯,真的很好吃,价錢也erm.......后來的后來,我独自一人到酒店附近的麥文记吃云吞面,唯一一次,那小小云呑,餡料竟有三只蝦,真材实料,真好吃,令我不滿的是,怎么沒有飲料供应的?結果,來了香港五天,我终于在机场喝了一杯翠华的奶茶,好过沒有。哈~~~
明年还会去吗?再看看吧,下一次最好选圣誕节去吧,看灯飾,8月真的太热了~~~~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709 的花絮和感想(转载)

.............................................................................................................................................
709 的花絮和感想
(一)我新认识的马来朋友,一个有游行示威经验的回教党员,他跟我握手说:“谢谢你(你们华人)的支持,”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这也是我的国家”(原来在他们看来,华人只顾赚钱和利益,有一两个人来支持他们已经如此高兴)
(二) 一个华人uncle 带着他的妻子和两个大约二十岁的-廋廋高高弱不禁风的儿子,他说:“快点快点跟上(人群)去,,又不是叫我们去死,怕什么?不用怕,我们又不是重要人物, 现在需要人数,我们一定要去支持。。”(多数都是父母骂孩子不要去,儿子鼓励父母去,怎么这家人相反的?)
(三)一个年纪大的马来人跟另几个华人青年讲:“kita mahu tunjuk perasaan ,bukan kemarahan ./ 表达感受,不是发泄怒火,不要搞破坏。(示威游行的EQ比华人成熟,有资格“教路”)
(四)一对马来夫妇带着两个大约8–10 岁的孩子,坐在石阶吃零食,我想:野餐咩?,那妻子看看我,好像明白我想什么,她笑笑说:我们想他们从小就知道和学会怎样去争取民主。(我赶紧表示支持,心里为小看别人而惭愧)
(五)一对老年的马来夫妇,手震震的从胶袋里拿出一个看像是玩具一般的防毒口罩,他们很有信心的对我说:我们有准备,你有吗?(我想:你们的确需要它,因为你们跑不快)
(六)一对年轻的华人夫妇,不但自己来了,还推着一辆婴儿车,下起雨来,俩人赶紧穿上雨衣,连婴儿车都有准备雨衣,我连忙帮手他们把婴儿车盖好,然后一同站在那儿淋雨。(示威都有BB玩,哎哟!那BB好得意)
晚上吃饭时讲起这个故事,隔壁的三姑六婆加把口说:哎呀!示什么威?关我们什么事?真是没有脑的,连BB也带去,你做什么不骂他们?(Auntie, 我想骂你。。。。。)
(七)一个中年的洋人,看到我追去拍镇暴队驱逐人群,他不断的跟着我跑,还不断对我说:you must put it in the media /你要把它放上媒体。。(老外大哥,你太看得起我了,我拍的东西很“渣”而已)
(八) 我的马来朋友告诉我,他有多次示威的经验,他如何不惧强权,他会照顾我。刚发射第一轮催泪弹,他拉了我狂奔,我心想:又说坚持到底?他把我带离人群,然后 指着一个方向,他说:“你由这里走,去默迪卡体育馆等我们,我们会到那里去,负责联络其他的朋友。这里需要很多人数的目的已经达到,警方会有更多的攻击, 你不可留在这。”我说:“你呢?”他说:“我要走在最前面,和我的朋友在一起”他转身走向烟雾去。。。
我和朋友们后来都在体育馆附近再聚在一起,参与了最后一场的迈向体育馆的游行和陈氏书院前的聚会,直到警察的驱逐,但却没有再见到我的那名马来朋友,后来才知道他也被捕了,不过也放了出来。
后记:我看到很多故事,包括那位婆婆的故事都很感动,但没有流泪。直到今天看到一位网友这样写:
“在 整个集会当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当天我们一群人从同善医院后面的篱笆逃离警察的追捕时,马来人用脚踢开了那个篱笆然后说:bagi cina semua keluar dulu…….(给这里的华人离开先,然后我们才走。)这句话一下就进入我的心中了,其实在这里我才能真真的体验一个马来西亚的文化种族之间无分 彼此互相照顾.而不是国阵所提倡的一个土族;一个马来西亚.”
我忽然间热泪盈眶,我知道他说的是真话,我的马来朋友也是先照顾我,还有我在面子书和朋友的口中都听说在这次的游行中,马来朋友对华人特别照顾,也许他们觉得华人很少参加游行,没有经验。
为 什么会为了这么小的事激动?因为我深深明白,华人在大马已经是少数,如果不能打破种族主义的思维,华人永远是被压迫的一群,不能够得到公平的待遇。但政府 搞的就是种族主义,再加上那个土著权威组织,这又是多么困难解决的事。这些事情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对这个民族完全改观,我的另一个感想是,如果我们硬要说 这个国家是因为这个民族的政客而败坏,那么也会因这个民族的人民而兴起,我对他们和这个国家还是充满信心的。
我的华人朋友,和平游行其实并不可怕,下一次你们也一起来支持吧!
2011年3月14日星期一
这一夜~~

赛冠军落下马,这些努力我们都看到了。虽然決赛在領先情況下被逆转,但这无疑是很好的教训,希望世锦賽等你们放光芒,我相信你们可以做到的!加油!
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
景物依旧,人事已非!
2011年1月27日星期四
北海道之小樽运河
网上資料:
小樽~這個城市在北海道開拓初期就已經是引以為重的港都、漁港各國文化的湧入,交融出小樽不同於日本其它港都的異國風情而在交通日益發達後,小樽也不在是以往倚重的海運通道然後,在小樽兩旁被保留的老式建築反而為小樽帶來無限的懷舊景緻並成為日本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2011年1月18日星期二
北海道的雪景
2011年1月4日星期二
我在北海道的第二天
先說說早上,第一个行程是先來到北海道棕熊牧场,牧场里飼養了大約數十头棕熊。
黑黑的,臭臭的.....................不比熊猫可爱。
但它深懂得生存之道,為了你手中的苹果,它会打揖,摇手來向你示好,結果逗樂了团友,都競相把手中的苹果丟下去,它还真聰明,可以一口接住。
逗完棕熊,我們去了~有珠山。到達有珠山山麓後再搭乘纜車前往標高732公尺的山頂。有珠山曾在2000年3月爆發過ㄧ次,是座活火山。
然后再冒著風雪走上去山頂的展望台上觀望有珠山的火山口,那时下著雪,风又大,本不想隨大队上去了,但见团友个个兴致勃勃的沿著梯級走上去,只有硬著头皮跟著走,但风雪实在太大了,异常辛苦,常在电影中看到那些人冒风雪走路的狼狈样我总算是见识到了;话说当我辛苦到达后已累得只想躲在旁一木屋避风雪喘口气的当儿,还未见到火山口,大伙儿已嚷著下山了,我只有匆匆一瞥,只见白茫茫一片,什么都沒见到,真是活见鬼了,早知不要上來!
过后在附近吃午餐,它盛飯的餐具像是我家过年拿來放蕉柑的,哈哈,日本的米飯真的很好吃。
烏冬面还配有菌菇,不错吃一下,冷冷的天气吃热呼呼的汤面,身体马上溫暖了起來,感觉自己挺幸福的!哈哈。
网上資料:洞爺湖位在支笏洞爺國家公園內的一個火山口湖,湖的外觀呈現圓形,湖中有中島、觀音島、弁天島及饅頭島四座小島,從地圖上看起來就像隻玉鐲子一般,相當的美麗。每年夏天的時候洞爺湖都會舉辦煙火大會,在上空施放超過五百枚的煙火。此時湖面會到映出天上色彩斑斕的煙火,十分的漂亮及熱鬧。
坐在旅遊巴士上,望著馬路上,可以看到下著大雪,馬路上都积滿了厚厚的雪,我在想如果是自游行,这路实在是不好走,非要租一辆车才行。
終于來到了今天的重头戏,我們來这里玩雪上飛車,这是自费活动,租一輛雪上摩哆大約馬币四百多,如果我沒记错的话!虽然价錢不便宜,但即然來到了,错过真的很遗憾,因為那是一个令你永远难忘的經驗,我觉得很值得,至到现在我还蛮回味的,很刺激。
全副武裝,要出發了呵!
这是工作人员,不是团友,看他們驾得輕輕松松,其实我觉得一点都不輕松,刚开始驾时因為捉不住要诀,常常弄到雪車走不动,尤其是转彎时尤其辛苦,后來才知道訣竅,遇到转彎时要加油,这和我們平时驾摩哆車是相反的。过后熟練后就好多了,工作人員帶我們繞雪山走一圈,大約半个小时,然后停在附近再请我們喝杯咖啡,拍拍照, 又繼續再繞雪山走回去。
驾完雪车,我都累垮了!(是有点夸張!哈哈)
小小建議:有机会驾雪车的话,最好是自己驾,不要坐在后座,因為这样才能感受到樂趣!
这时發生一段小插曲:其中一女团友坐在其朋友后座,可能紧張过头,竟把相机掉了也不知,我們繞完雪山回來后她才發觉相机不见了,这叫她欲哭无泪嘛,茫茫雪山,又下著大雪,怎样都找不回的了,多天拍的照片全沒了;正当大家在胡乱猜测时,刚才出去找相机的工作人員竟然把她的相机找回來了,真神奇呵,让女团友破涕為笑,大家都開心的鼓掌感謝那几位日本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