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展的战利品,說好买不超过一百,但依然是远远超越了这数目,滿足就好!^^

昨天下午在狂风暴雨下來到书展,沒有特意安排下,巧遇了吳若权的講座会,时间有限,匆匆一瞥就走人,可能年紀越長的关係,对这些談兩性作家的书是越來越沒兴趣,反而对评论文章更有兴趣,或許我真的老了!哈哈。 他一表人才,zomok仍是单身,抑或寫太多兩性文章,連他自己也怕了婚姻?^^

星洲副刊主編蔡兴隆、卓衍豪出书,怎么不可能捧场呢?
著名時評作者鄭丁賢在蔡兴隆的《窩囊廢大反擊》專序推薦说:
“此書有推理小說的故事情節,也有現代文學對感情和生活的探討,它還有趙明福事件、攫奪案等新聞事件的陳述……這本書的架構有三個層面:一是情節推理,二是主角的生活、感情和性,三是城市的冷漠和人們心靈的空虛。這些元素的混合,出現了有趣的對照,譬如,主角對生活的冷漠,和焦點課題的熱度,就產生反差;而虛構的情節,和真實的社會事件,也是對比。他以推理來敘述一個故事,也用孤獨的冷調,來嘲諷這個大環境的荒謬現象。”
有推理元素的長篇小說,是馬華文壇的先例,值得推荐!
至於卓衍豪的这本《誠徵前女友》我是沖著他的大名來买这本书,看封面照片就相当前衛,內容是寫盡男人的真面目和男人心目中女人的真面目,还沒看,希望不会让我失望。
另於一本李永業的《生命沒有如果》是我这次到书展的最大目的,李永業医生是我近期在星洲日報副刊最爱看的一位作者,他不算作家,只是偶尔有作品發表在星洲,第一次看到他寫他父亲就让我深受感动,后來他回流來大馬,遇到的种种问題都令人莞爾,我郑重推荐这本书。
刚才在FB才知悉李永業醫生在上星期六〈生命沒有如果〉新书分享会,座无虚席,今天星期二(9月7日)晚上9PM临时再加一场新书分享会,可惜错过了,如果是昨天那该多好!
如有兴趣可以加入这FB看看李医生的文章:
http://www.facebook.com/?ref=home#!/pages/li-yong-ye-de-du-zhe-peng-you/207349660746
最近迷上克莉絲蒂的偵探小說,三本只售RM48.80。她的著作一共被翻譯成103種語言,再加上英文版的話,總銷售量高達20億本。

繼《目送》之后,这一次又买了龙应台的
《大江大海1949》,之前一直在等它減价,这次总算等到了。
《台灣这些年》在中囯狂賣五十萬本,是作者廖信忠從出生的1977年写起,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细述30多年来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与您分享过去30年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还有陶子的《我爱故我在》就不用多介紹了,她犀利直率,敢愛直言,用女性角度來看更有大快人心之感。
愛是需要學習的事,請看陶子怎麼說......
20歲,先用妳的本性、野性去戀愛,縱然跌跌撞撞,也能從不同對象身上學習,修練更棒的自己。
30歲,能分辨男人的種類,也較能分配愛情在生命中的比重。擁有花樣年華般地自在自信自由。
40歲,積極地要讓自己更美、更能抓住生活中那稍縱即逝的歡愉,也找回了少女時代的青春活力。